dictpoetrycyc-juzic-lishic-fanwen

刘清国 简历 – 名人简历

刘清国

刘清国

刘清国,男,1963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书记,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国际针刀新针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nicalAcupucture(USA)副主编,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个人经历

1986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90年9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附属医院针灸科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任助教、住院医师;1996年7月至2001年7月:分别在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针灸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时值系所合一)从事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任副主任医师;2001年8月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先后任针灸学院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针刺治疗老年病、脑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学术上,认为针灸之理在《 内》《 难》,针灸之法在明清。重视《 内经》《 难经》《 针灸大成》等古典著作的研究与应用。突出经典著作在针灸经络、腧穴、刺灸、临床应用等的重要指导作用,先后整理了古典络脉、奇经八脉、交经八穴、穴对、穴法、针法等内容,提出针灸临床的技术核心在于“穴法”“针法”“功法”三个关键环节。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等科研课题多项。临床对老年糖尿病、中风、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癌症手术或放化疗辅助治疗;头风、痛风等疼痛性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非特异性结肠炎、胃下垂;颈椎病、股骨头坏死、脱髓鞘病变等的针灸、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均有体会与总结。

学术特色

认为针灸之理在《 内》《 难》,针灸之法在明清。重视《 内经》《 难经》《 针灸大成》等古典著作的研究与应用。突出经典著作在针灸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临床应用等的重要指导作用,先后整理了古典络脉、奇经八脉、交经八穴、穴对、穴法、针法等内容,提出针灸临床的技术核心在于“穴法”“针法”“功法”三个关键环节。

在络脉研究中,以《 内经》对络脉的有关论述为核心,着重从络脉的流注和分布规律、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病理和病证、络脉理论的临床运用等方面加以探讨,认为络脉流注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保证经气环流等重要生理功能,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重要桥梁和枢纽。在病理上,有络脉阻滞、络脉空虚、络脉损伤等不同类型的变化。临床上诸如痛证、积聚证、血证等一大批常见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与络脉的病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上,辨证使用通络法是其关键。通络法不仅能直接驱除病邪,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疏通络道,改善络脉流注,加强脏腑组织的营养,提高机体内在抗病能力,从而为治疗多种疑难病证开拓新的领域。提出脏络(五脏络)、腑络(六腑络、奇恒之腑络)、脑络、髓络、骨络、肌络、肤络、官络(目、舌、口、鼻、耳)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常以次为指导,每取捷效。

认为奇经八脉具有与十二正经明显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别整理了冲脉、跷脉、维脉、任督脉、带脉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应用规律。

刘清国

认为腧穴的核心内容是穴性,而腧穴的功效是不同腧穴穴性在某一方面的体现与应用。提出决定穴性的五要素:穴性决定的五个基本要素:a.腧穴所在的部位;b.腧穴所属的脏腑,体现脏腑气血等内在特性;c.腧穴所在的经脉,体现经脉气血的特点d.特定穴,腧穴自身具有的特性;e.所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的刺激方法调动腧穴不同方面的特性。如关元穴位在脐下,属任脉,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命门穴位在腰后,属督脉,而两穴皆向内联系命门之火、真元之气,所以均具有温阳逐寒之功,均可治疗下元虚冷、腰腹疼痛诸症,但关元穴属任脉,为阴中函阳之穴,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其具有回阳救逆之功而治疗“厥逆”,有类于“参附汤”之用;而命门穴属督脉,又系命火,为纯阳之穴,故随有温阳之功,但乏回阳之效,有类于“附子”之用。因此通过穴性的深入分析,即可掌握腧穴的规律,避免盲目。

穴(概念)—穴性(秉性、特性,固有的)—穴法(配穴),提出穴法概念,强调配穴,宗《 内经》之旨,遍览古籍,总结常用配穴法30种。认为针灸处方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规律,其核心是穴对的相对固定与“主、客、应”,而非“君臣佐使”。

善用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等气血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是阴病行阳的部位,故与脏腑等关系密切。背部位于膀胱经内侧一线的腧穴以“俞”字命名者,计一十八穴:六脏俞、六腑俞、和六奇俞(督 研

俞、膈俞、气海俞、关元俞、中膂俞、白环俞)。这些腧穴排列有秩,联系有序,为临床极为常用的一组穴位。(1)六脏俞俞相配:一脏病变影响到另一脏,或多脏并病,可取其背俞穴相配,如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取心俞配脾俞以补养心脾、安神定悸;心肾不交取心俞配肾俞以交通心肾;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取肝俞配肾俞滋水涵木;如五脏皆亏则五脏俞皆取以安脏补虚,此法适用于脏病以及因脏病而致头面五官甚或全身病变者。(2)脏腑俞俞相配,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或脏腑病及头面五官等,如肝胆湿热或肝胆火旺,取肝俞配胆俞以疏利、清泄肝胆;肾虚病及膀胱,取肾俞配膀胱俞等,多为脏腑表里配用。如属血热,取膈俞配心俞、肝俞以泻法,凉血泻热解毒,可用于天行赤眼、痤疮、头痛等症;血虚取膈俞配心俞、脾俞、肝俞以补血和血,治疗失眠、多梦、目暗目昏、视物不清。胸阳不足或不展,取督俞配肺俞、心俞以温阳逐寒;肾阳不振取关元俞、气海俞、肾俞以温阳除痹,治疗下元虚冷之小腹冷痛、月经不调、寒湿带下或精冷不育、遗精滑泻,或下肢痿痹、臀腿疼痛;膈俞配气海俞,活血化瘀以治疗肢痛症等。背俞之用在于治病之本,毋论虚实,皆可配用,自成体系。且背部平坦、开阔,毫针、艾灸、三棱针、火罐、梅花针扣刺、穴位药物贴敷、埋线、刮痧、理疗及其他仪器治疗等针灸诸法皆可按需使用。遵“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以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灸之。”的施治原则,临床配伍得当,可上治头,下治足,前治脏腑,治证十分广泛。 针法宗《 金针赋》《 标幽赋》《 大成》《 大全》,擅长单手进针,总结应用补泻手法“推纳按搓,随济右而补暖;动退空歇,迎夺左而泻凉”。头部穴位,皮内刺为补,皮下刺为泻。炷灸偏补,旋灸偏泻;回旋灸偏补,雀啄灸偏泻。 临床重视经络生理、病理、病候、诊断等指导意义,尤其是脏腑、组织、器官的经脉分布,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临床诊断强调“内外结合”“上下结合”“中西结合”,所谓“内外”,即脏腑为内,经络气血次之,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为外。所谓上下,即以肝胆脾胃为中枢,翰暄枢转。所谓中西,即现代西医理化诊断为中所用,在中医诊断的基础上,重视西医的“数据量化”。临床主张“一脉、二舌、三症状”,也即首先以脉诊为先导,以舌诊为核心,以患者症状、体征为辅助,强调整体、辨证思想,各种辨证方法相互参详。在舌诊上,认为舌苔主“腑”,舌上舌质“主气”,舌下络脉“主血”,舌下舌质“主脏”,在急慢性病、并病、复杂病机等临床疑难病的诊断治疗中,把握整体与核心病机,使理与法合、针与药合,有的放矢。

临床善用络脉理论指导治疗,如各类皮肤病的治疗,通过大量病例总结,认为其总的病机是“毒郁络脉”,在某一类特定的皮肤病中,络脉是一个基本确定的因素,而“毒(邪极为毒)”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要素,临床将《 现代皮肤病学》中的一千余中疾病分为“斑、疹、炎、癣”四大类,拟定背俞穴走罐、刺络拔罐、火针、三棱针、毫针、艾灸等系列针灸治疗方案;组成以雄黄、硫磺、大风子、土荆皮为核心的系列外洗方,针药结合,治疗硬皮病、风疹、湿疹、牛皮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丹毒、贯通性毛囊炎、痤疮、疱疹等各类皮肤病。 共

对老年糖尿病、中风、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癌症手术或放化疗辅助治疗;头风、痛风等疼痛性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非特异性结肠炎、胃下垂;颈椎病、股骨头坏死等的针灸、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均有体会与总结。

成绩

论著情况

1) 刘清国. 针刺治疗脑外伤后遗症3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8.17(4) 院

2) 刘清国, 林青. 闪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110例.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8,5(1) 辅导

3) Liu Qingguo. Acupuncyure for 30 Cases of 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 TCM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1998,1(1)

4) 刘清国. 跷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上海针灸杂志,1999,18(2):24

5) 刘清国,贺江宁,钱进,等. 针刺对多发恼梗塞性痴呆患者识认电位P300的影响. 中国针灸.1999,19

6) 刘清国,贺江宁,钱进,等. 针刺对多发恼梗塞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的影响.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9,6(2)

7) 刘清国、杨巧玲. “交经八穴”主治规律及其临床应用探析.上海针灸杂志,2000.19(3)

8) Liu Qingguo, Yang Qiaoling. Analysis of Indication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onfluent

Acupoints of the Eight Extra Meridians。TCM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Vol 3,No 3:78,2000。

9) Liu Qingguo. Study on the Eight Confluence Points.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0,10(4):46

10) Liu Qingguo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on Mult-Infarct Dementia Treated by Acupuncture,Abstracts of The 5th World Conference on Acupuncture WFAS,2000,11,Seoul/Korea:99

11) 刘清国. 杨甲三教授治疗中风痴呆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

12) 刘清国. 穴位注射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医刊,2001,2

13) 刘清国. 针刺治疗多发脑梗塞性抑郁症65例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

14) 刘清国, 汤立新, 贺江宁等。针刺治疗多发脑梗塞性痴呆46例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

15) 刘清国, 王朝阳。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2003,23(4)

16) 刘清国. 针刺对多发脑梗塞性痴呆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甲批微循环的影响。中医杂志,2003,44(9)

17) 刘清国. (名医研究)大医精诚杨甲三(连载一)。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5)

18) 刘清国. (名医研究) 大医精诚杨甲三(连载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6)

19) 刘清国. 络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针灸,2003,23(增刊)

20) 刘清国. 针灸临床研究方法与研究文献评价, 中国针灸,2003,23(增刊)

21) 刘清国, 李晓芳, 张若若. 浅谈中医学院校特色课程设置与建设.中医教育,2003(增刊)

22) 刘清国. 从骨络论治股骨头坏死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杂志.2004,10

23) 刘清国. 奇经疗法,顺应自然. 中国科技信息, 2004,14

24) 《宇宙全息统一论与信息诊疗》 济南, 黄河出版社, 1989.9. 编委

25) 《实用气功学》, 济南, 黄河出版社, 1989.9. 编委

26) 《 实用最佳时间针灸精义》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4.4. 主编

27) 《穴位注射疗法大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6. 常务编委

28) 《 62种骨关节病的针灸治疗》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97.4. 副主编

29) 《 千金方》校著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9. 主校

30) 《中医针灸临床实践》执业中医师临床实用丛书.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副主编。

31) 《拯危救逆之神针》(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济南,2001.10

32) 《 实用腧穴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 编委

33) 《 针灸学》21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编委,负责编写经络腧穴各论部分。

科研情况

34) “针刺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穴典”课题资助。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第一申请人)。

35) “针刺治疗多发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第一申请人)。

36) 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2004年。(第二申请人)。

37) 天灸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症临床规范化研究与再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2004年。(第二申请人)。

38) 耿氏新砭石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2004年。(第二申请人)。

3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第二申请人

40) 五年制针灸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基金资助。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第一申请人)。

41) 电针对前列腺增生大鼠激素平衡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资助。2004年。(第一申请人)。


Posted

in

by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