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poetrycyc-juzic-lishic-fanwen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1953年春,朝鲜半岛的江河开始普遍解冻,可以听得见江河流动的响声,时时像清风一般飘过来,其间仿佛蕴藏着和谐、统一和美的旋律。

一、这时,朝鲜停战谈判也像江河解冻似的,开始有了和谐的声调

是年3月29日,美侵朝军总司令克拉克给金日成、彭德怀发信函,建议在战争期间先行交换伤病战俘。很显然,这是美方从总体战略出发,不得不改变那种破坏和拖延谈判的政策,开始实行转弯的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的由来诚如周恩来分析的:艾森豪威尔本欲做出强硬姿态吓人,殊不知人未吓倒,反倒吓倒了自己。因为美国在战场上占不到什么便宜。解除台湾中立华,只是自欺欺人的拙劣把戏;封锁搞不起来,两栖登陆困难更大。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周恩来敏锐地抓住了美方的新动向,同意交换病伤战俘,并建议恢复谈判。按照这个意图,3月28日,金日成、彭德怀复函克拉克表示愿意交换病伤战俘,同时提出立即恢复谈判的建议。美方很快表示同意。4月26日,双方恢复了中断六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

这时,周恩来以毛泽东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电报,经毛泽东同意后发往前线,指导中方谈判代表的工作。此电明确指出,有如下几个关键问题必须加以考虑:

一、未被直接遣返的其余战俘交给中立国,是送到中立国去,还是由中立国在朝鲜接收和看管。二、这批战俘在中立国管理下的时间上有无限制。三、这批战俘经过有关方面的解释后,仍未得到解决的,应如何安排。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以上几种情况,拟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将不直接遣返的战俘,送到几个亚洲的中立国去,在规定的时间内(譬如半年或者三个月),派人前往解释,使之各回祖国。在规定期满后如仍有在中立国看管下的战俘,其处理办法应由停战协定草案中规定的政治会议协商解决。第二方案:将不直接遣返的战俘转移到经双方协定的地点,交给停战协定草案中规定的四个中立国委员会接受和看管。在规定时间内(半年或者三个月)派人前往解释,使之各回祖国。在规定期满后如尚有在中立委员会看管下的战俘,其处理办法应由停战协定草案中规定的政治会议协商解决。

根据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谈判策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大会复会之初,即4月26日,我代表团就打出第一方案,提出把暂时不直接遣返的战俘交给中立国的建议。美国以存在实际困难为由加以反对。

怎么办?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开城板门店的我方谈判首席代表李克农将军急切地等待着周恩来的指令。

很快,北京来了电报,要我方代表作出适当让步。于是,遂在5月7日的谈判会议上打出第二方案,建议将暂时不直接遣返的战俘交由设在朝鲜非军事区的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一定时期,以便他们在不受威胁的情况下行驶被遣返的权利。经过一个月的唇枪舌战,6月8日,双方终于达成最后协定。

至此,双方排除了停战进程中的又一障碍——遣返战俘问题,并在停战的各个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停战的曙光升起来,仿佛放出夺目的光彩,这一切来得多么不易啊!

然而,6月18日,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既震惊又气愤的消息。李承晚集团竟公然破坏协议,从6月17日深夜起,以"就地释放"为名,胁迫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多人离开战俘营,押到李承晚军队的训练中心,并被编入南朝鲜的武装部队。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二、李承晚集团这一明目张胆破坏遣返战俘协定的行径,引起了彭德怀的强烈愤慨。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愠怒的神色

彭德怀刚刚由北京起程赴朝,准备参加停战签字。万万没有料到,就在这时候发生了这种严重的事情。他主张再打一仗,以打击李承晚破坏停战谈判的阴谋。6月19日晚22时,他的急电打到中南海。电文的大意是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的时间,再给李以严重打击,再消灾李军15000人。

毛泽东、周恩来充分考虑了彭德怀的要求。

李承晚发狂地去熄灭朝鲜停战谈判带来的一缕光明。干嘛要发狂?因为他想捞取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狠狠地把这个李承晚敲打一下,也许他会变得清醒一些。

毛泽东和周恩来商定,同意彭德怀的要求,因为此时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争吵和分歧正在扩大,"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方以充分压力,使类似事件不致再度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权"。"停战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度,要看情况发展才能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彭德怀看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内心萌动着一种和谐,一股力量。因为在他看来,他自己所思忖的与毛、周是那么的一致,那么的统一。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彭德怀望望参谋长,又望望邓华,话是说给他们听的:"唯有立足于打,以战求和,才能迫使敌人接受停战协议。谈判的局面是军事斗争的胜利促成的。同样停战的实现也要靠军事斗争的胜利去争取。但是,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斗争,作战必须配合谈判。"

他这话当然是有感而发。

参谋长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邓华同样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话。

默默无语,在此时此刻是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最佳标志。

这样,志愿军就组织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

彭德怀把这次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邓华,而把他自己摆在"二线",着重掌握这个战役打到什么程度。他认为对李承晚既要打痛,又要适可而止,给他留下点转变的余地,这样就要打得猛,打得利索,不能拖泥带水,等他反应过来,调军反扑时,我已站稳脚跟,转入坚固的阵地。

为了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发起进攻,志司确定战役发起时间为7月13日晚。

那天,浓云密布,大雨欲来。21时,我军出乎意料,1000多门火炮,突然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地向敌人猛烈轰击。那情景,如火山爆发,似高山雪崩,又像山洪飞泻。在强大火炮的支援下,志愿军的六个军对当面之敌四个师的25公里的防御正面展开了迅猛突击,打得南朝鲜军晕头转向,志愿军即趁其混乱之际,快速向南进军。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当年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曾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富于传奇色彩的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进攻中。第六十八军突破敌人阵地后,一面迅速歼灭当面之敌,一面以第六〇九团一个加强营组成渗透迂回支队,疾速向敌纵深插进。该团副排长杨育才带领的一个'化装突击班'走在队伍的前面。他们头戴李伪军的钢盔,穿着李伪军的服装,按事先侦察好的情况,大摇大摆直扑二青洞附近的伪首都师第一团(白虎团)团部。

"前进中,他们抓了个白虎团的俘虏。那个家伙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稀里糊涂地跟着跑了半夜,敌人打照明弹时杨育才发现队伍后多了这么个尾巴。从这个俘虏嘴里,套出了白虎团当晚的口令。

"他们机智地闯过了敌人设在勇进桥头的岗哨,仅用10分钟就解决了白虎团团部。白虎团团长和一个美国顾问也当场毙命。伪团部的通信联络被捣毁,使其无法再组织抵抗和增援,该团很快崩溃,被全歼。

"这次金城战役,是我军军转入阵地防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进攻的战役。敌军的防御地已连续加修了两年,布满了盖沟、坑道、地堡、火力点和铁丝网等防御设施,在22公里长的正面战线上,有四个师的重兵把守,单是105榴弹炮就有25个营。战役发起后,我军一举突破敌人的防御正面,突入敌防御纵深最远达15公里,随即又粉碎了侵朝总司令克拉克和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泰勒亲自飞往前线所组织的10个师1000多次反扑,共毙、伤、俘敌7.8万余(比彭总预料的歼敌1.5万人超过四倍以上)。我军在全线攻击了敌人39个目标,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的战线,造成了对中朝方面极为有利的态势。"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这次攻势震惊而且困惑了美国政府。在经过近两年边打边谈后,战争仍无进展,美军亦仍在"三八线"以南徘徊,唯一的改变就是美军陷入泥沼愈来愈深了,遭受的打击也愈来愈大了。侵朝美军总司令克拉克和美国政府终于明白,他们虽然有足够的军火,但不论付出任何的代价,也没有取胜的机会,寻求军事上决定性的胜利毫无希望。既然考虑到这是一个"得不到胜利的长远战争",那么重新在板门店复会倒是很明智的做法。所以,尽管那满脸皱纹、苍老而沮丧的南朝鲜首脑李承晚,仍然顽固地阻碍谈判和发出恐吓说,假如对他有利的话,他会采取单方面的行动与敌人作殊死故。但是,他的叫嚷在克拉克和他的政府那里所起的作用是很微小的。他不能迫使美国政府继续在朝鲜打一场没有希望取胜的战争。

于是,美侵朝总司令克拉克给金日成和彭德怀来信表示,今后"保证停战条款将被遵守"。接着(7月3日至16日),美方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又就有关停战协定实施的所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保证,"联合国军包括大韩民国的军队在内准备实施停战条款","我们已从大韩民国政府那里得到必要的保证,它将不以任何方式阻挠挺火的实现"。"对大韩民国军队违反停战协定的任何侵略性行为,联合国军司令部将不予支持,""在共产党方面针对大韩民国采取必要的防御性行为时,联合国军司令部将继续遵守停战条款。""根据停战条款,联合国军司令部将保证韩国负责监督遣返战俘的中立国代表和共产党代表以及红十字会代表的安全。""不再允许扣留战俘。联合国军司令部将尽力送回已被韩国卫兵'释放'的2.7万名战俘。"

尽管这时我军处境极为有利,还可乘胜取得更大的胜利,但鉴于美方已向我作出保证,仍同意其尽快签字的要求。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三、在周恩来与志愿军高级将领的密切配合下,终于促使停战签字的日子临近了

彭德怀由北京起程赴朝准备参加签字的前夕,为切实保障彭德怀赴板门店签字万无一失,周恩来思量再三,煞费苦心,出发的时间、车辆和路线都要反复斟酌,甚至连双方司令官是都亲临板门店,同时在谈判桌的两端签字,还是先由双方首席谈判代表在板门店签字,然后再将协议文本送到各方司令官驻地分别签字,都考虑得很周全。周恩来还亲自指示公安部挑选4名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局处级干部担任现场保卫。"周恩来考虑,历来谈判多半是一方完全胜利,一方彻底失败,所谓签字,不过是履行投降与受降手续;而朝鲜的这次停战签字,双方都并非以失败者出现在会场上,谁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也许,这就是周恩来作出上述安排的缘由。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7月27日上午10时,中朝方面谈判首席代表南日大将,美方谈判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在板门店会谈大厅里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两个文件。板门店签字完毕,根据双方协商,将协议文本送到双方司令官驻地分别签字。当时,彭德怀在开城来凤庄中国人民志愿军谈判代表团处。在这里,彭德怀在中、朝、英三种文字的停战协定及其临时补充协议共18件文本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也签署了各种文本。至此,朝鲜半岛燃烧了三年多的战火熄灭了。在这一场战争中,美国除了原子武器外,各种现代化的武器包括细菌武器都使用在战场上了,但他们仍然无法取得胜利,反而以中朝军队歼灭109万余人而告败北。当彭德怀把笔放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室内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在这阵祝贺声中,彭德怀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举起双手,用他那洪钟般的嗓门高呼:"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鲜停战已经实现了!和平胜利万岁!"

停战协定签字后,美军将领克拉克在后来撰写的《韩战实录》中写道:"在我本人来说这次的休战协定是结束了我40年来的从军生涯,虽然没有足以夸耀的功绩,却是我整生的事业。依着我的政府的训示,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意味深长的是,彭德怀在后来追忆签字的心情时,曾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先例既开,来日方长。这对人民来说,也是高兴的。"

彭德怀赴朝谈判,总理指示挑选4名保卫,全是经验丰富的局处干部

1953年7月31日,朝鲜最高人民议会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彭德怀将军"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作为百万志愿军英雄战士的英明统帅的彭德怀,不愧为这些崇高荣誉的获得者。然而,他回国后却对周恩来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要说功劳的话,首先要归功于党中央毛主席和总理的领导,第二是全体中国人民和志愿军战士的努力。我个人所做的与这一切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说到这里,彭德怀忽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双筷子递给周恩来,深深地感叹说:"这是志愿军战士用击落敌机残骸的铝骨筷子,他们让我转给总理。"

周恩来微笑着接过筷子说:"这筷子凝聚着战士们的鲜血,我要把它送给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

这筷子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

自然,周恩来与彭德怀的战友深情,连同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也永远铭刻在人民心里。


Posted

in

by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