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poetrycyc-juzic-lishic-fanwen

晋人司马氏,相魏敢专权——两晋禁卫军制度

西晋的禁卫军制度源自曹魏,但司马氏为了夺取政权,极大加强了中军的实力。然而强大的禁卫军在八王之乱中消耗殆尽,即使到了东晋也没有恢复,此时的禁卫军根本无力维护皇权。

(一) 西晋的禁卫军制度晋人司马氏,相魏敢专权——两晋禁卫军制度

西晋禁卫军仍保持领、护军制度。中领军掌宿卫诸军,中护军领城外三十六军,另外太子麾下增加了数支军队。

1. 中领军

西晋的中领军一度改为中军将军,但因其位高权重,后来以地位较低的北军中候代之。此时,中领军的内军依旧负责宫内宿卫,但实力不再凌驾于中护军之上,二者也不存在隶属关系了。中领军辖下原来的武卫、中垒、五校三支兵马,演变为左右卫将军、前后左右军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部兵马。

左右卫将军是由晋初的中卫将军(原为卫将军)分离出来的,左卫与右卫的编制相同,共同负责殿内宿卫。下设三部司马(前驱、由基、积弩),五部督(骁骑将军、游击将军领的命中虎贲以及虎贲、羽林、上骑、异力四部),殿中将军。左卫的三部司马又称熊渠虎贲,右卫的三部司马又称佽飞虎贲,三部在殿中侍卫时由翌军校尉统领,每部数百人。后来三部中的由基发展为积射营(积射将军领之),积弩发展为积弩营(积弩将军领之),分左右,每营两千五百人。五部督是精锐骑兵,连骁骑将军、游击将军亦归入其中。殿中将军下有殿中司马督。左右卫人数超过两万,组成了强有力的内层宿卫。

前后左右军负责宫门防卫,每营一千人。五校尉的地位边缘化,虽然还在领兵,但只能留在外层。

2. 中护军晋人司马氏,相魏敢专权——两晋禁卫军制度

中护军掌外军,城外诸军(又称牙门军)皆归其统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有三千死士,极有可能就是其子司马师手下的护军。司马氏掌权后中护军地位迅速上升。开始在城外设前后左右四护军,聚集大军,以中护军为主。后来西晋在京城屯驻有三十六军之多,人数达到二十万人。外戚杨骏早年曾凭借对外军的控制,独揽大权。可见此时中护军的地位已不弱于中领军。

3. 太子卫率,有前后左右中五卫率,共万余人。

(二) 东晋的禁卫军制度

晋人司马氏,相魏敢专权——两晋禁卫军制度

东晋的禁卫军来自司马睿都督扬州时的军队,人数不多,战斗力不强。东晋建立之初,领护军手下的各部兵马,可能还比较完整。当时还有右军将军、屯骑校尉等禁卫军将领带兵出征的记录。但东晋国祚在短短五十余年中爆发了无数次内乱,后期除了左右卫、骁骑将军、左军将军(后改为游击将军)外,前后右军将军、游击将军等禁卫武官都处于有将无兵的尴尬境地,相继遭到裁撤。此时禁卫军兵力萎缩,左右卫将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不仅已经可以开府治事、领有营兵,品级和迁转也得到提升。中领军的职位进一步品位化,成为权臣控制禁卫军权的头衔,反而失去专门的营署和营兵。

丞相王导曾写信劝降叛将王含说:“导所统六军,石头万五千人,宫内后苑二万人,护军屯金城六千人”。

然而这只是夸张的数字,东晋中央实际控制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但可以看出,中护军负责镇守的区域已经由宫外京城附近变为石头、金城等京城附近的要塞,仍然领有营兵,重要性极高。

晋人司马氏,相魏敢专权——两晋禁卫军制度

将领出身表

东晋士族专兵,皇权不振,形成了门阀政治的局面。不仅各镇兵权落在士族之手,连禁卫军权也处于士族与皇室的争夺中,而且皇室还处于下风。

可悲可叹啊!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大鱼号!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