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poetrycyc-juzic-lishic-fanwen

袁滨忠 简历 – 名人简历

袁滨忠

袁滨忠,1932年10月出身,浙江舟山人。1950年养父送其学戏即师从著名演员筱文滨学艺,1951年进爱华沪剧团。他的表演深沉细腻,唱腔高亢,融合了筱文滨和王盘声的特长并结合自身嗓音条件有所发展,故既有“文派”、“王派”之长,又自成一派——“袁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袁滨忠 – 简介

袁滨忠,1932年10月出身,浙江舟山人。1950年养父送其学戏即师从著名演员筱文滨学艺,进文演剧团(后改名为艺华沪剧团)。1951年进爱华沪剧团。袁滨忠在学艺时刻苦钻研,进步很快。至1955年已成为剧团主要演员之一。他的表演深沉细腻,唱腔高亢,融合了筱文滨和王盘声的特长并结合自身嗓音条件有所发展,故既有“文派”、“王派”之长,又自成一派——“袁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袁滨忠是筱文滨的关门弟子,师兄是王盘声、邵滨孙。袁滨忠的戏路很广,他先后在《梁祝》、《桃李颂》、《青春之歌》等剧中担任重要角色。1959年参加上海市沪剧界著名演员会申《雷雨》时,他演周冲颇受赞赏。60年代初期,他主演了《年青的一代》和《红灯记》,分饰林育生和李玉和,更为观众注目,成为沪剧界有影响的青年演员之一。1964年11月,袁滨忠随爱华沪剧团团长凌爱珍等6人赴北京向中国京剧院学习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接见并作了亲切谈话。

袁滨忠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为了演好角色,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为演好《红灯记》中李玉和这一光辉形象,他多次到铁路上海站向扳道师傅求教。曾任杨浦区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爱华沪剧团艺委会主任。“文化大革命”中,他备受折磨,干1967年被迫害致死。1978年11月18日平反昭雪。

袁滨忠 – 在文革中

在文革中,沪剧界受到了重创,受迫害致死的名家就有三位,其中最年轻的是一位风华正茂、年仅35岁,说起来至今都令人痛惜不已,他就是沪剧界少有的天籁之音,却与舞台永诀,匆匆走完他短暂人生的袁滨忠。那一刻停留在四十年前-1967年的12月28日。

提起袁滨忠,上海滩上的老年戏迷都会津津乐道。他成名很早,49年学戏,51年进爱华,受到老艺术家的提携,遂挑大梁成为主演;他音色潇洒、优美、用嗓非常松弛,从而形成了阳刚柔美相济、清亮华丽的风格。他嗓音音域宽广,高音尤其辉煌,演唱时高亢激越,充满青春活力和穿透力。现在我们称他的唱腔为袁派,但在他生前,并没有人提及,更没有人认可,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后这才有了袁派的说法。究其原因,并非是他生前没有开创出新的流派,而是论资排辈以及舆论媒体包括观众戏迷都没有把这一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缘故。

袁滨忠与韩玉敏合演根据王尔德剧本改编的沪剧《少奶奶的扇子》。

当然,最应该提及的就是:当初从电影改编过来的沪剧《红灯记》有两台,一台是艺华的《三代人》,另一台就是爱华的《红灯记》。袁滨忠扮演的李玉和在刑场上的大段唱腔空前高昂,完全体现了袁派的风格;后来文革风潮一起,原来的主要演员都靠边站,造反派居然安排袁滨忠改演了磨刀人,磨刀人是一个配角,团里又不是没有人能够演非得袁滨忠不可,所以每当磨刀人出场台下掌声一片,等到他唱完\”我吆喝一声,削刀磨剪刀\”更是叫好声不断,相反,扮演李玉和的演员就没有什么彩头,于是问题更加严重,袁滨忠被打入牛棚,不久因不堪迫害而自杀。

袁滨忠 – 扮演的角色

袁滨忠本名袁俊,59年沪剧界六大沪剧团大会串,演出由曹禺名剧改编的同名沪剧《雷雨》,当时爱华沪剧团派出的演员是袁滨忠,被分配饰演周冲,那是沪剧舞台上至今没有人超越的周冲,无论形象、气质均为上乘。袁滨忠英俊挺拔,好多沪剧小生个头都没有他那么高,他人又比较清瘦,不像现在孙徐春那样偏胖,所以他演小生在形象上就占尽了优势。而且他的嗓音高亢清亮潇洒,他的代表唱段非常多,就说他在《雷雨》中周冲在夜访鲁家的一段唱:\”在一个冬天的清早晨\”,是一段沪剧新腔,揉合了歌曲的因素和旋律,但他又分明是沪剧的规范,明快、抒情,直到嘎然而止的\”不平等\”一气呵成。

袁滨忠 – 受过的教育

袁滨忠在舞台上气质儒雅、书卷气十足,和他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他曾就读于著名的上海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质量很高、要求严格的寄宿制名校;正是在这环境下,他练就了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袁滨忠在中学阶段打下的扎实的知识基础在沪剧界是不多见的,而文化程度之深浅,对演员理解剧本、剖析角色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可他的童年相当不幸,因家境贫困被宁波的生身父母送给上海的一对夫妇作养子,正是养父的一个辍学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被送到筱文滨处学唱沪剧,从此象牙塔里少了一名学子,而沪剧界却升起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

袁滨忠 – 性格

袁滨忠性格比较内向,为人谦和,哪怕是大红大紫也无半点名人架子,因此他有着极好的人缘。应当说,五、六十年代从事沪剧的演员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一个观众对沪剧有旺盛需求的大环境,袁滨忠在剧团是台柱,挂头牌,工作量是惊人的,因此也使袁滨忠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大量的舞台实践为流派的形成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根据袁滨忠的录音制成的视频,但没有他本人形象。(网搜)。

能反映袁派唱腔特色的莫过于他主演的一系列新戏。例如《年青的一代》中他扮演林育生,那一段读遗书的唱段声情并茂,沪剧中的赋子板本就擅长读信,但这一段\”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后起腔,到\”你千万不能忘根本-忘根本\”落腔收尾高潮形成。袁滨忠主演的新戏很多,有《红珊瑚》、《苗家儿女》等,而出演第一男主角是爱华沪剧团的看家戏之一《少奶奶的扇子》,特别是他那一身西装的扮相,常引起喝彩掌声不断。

当然,最应该提及的就是:当初从电影改编过来的沪剧《红灯记》有两台,一台是艺华的《三代人》,另一台就是爱华的《红灯记》。袁滨忠扮演的李玉和在刑场上的大段唱腔空前高昂,完全体现了袁派的风格;后来文革风潮一起,原来的主要演员都靠边站,造反派居然安排袁滨忠改演了磨刀人,磨刀人是一个配角,团里又不是没有人能够演非得袁滨忠不可,所以每当磨刀人出场台下掌声一片,等到他唱完\”我吆喝一声,削刀磨剪刀\”更是叫好声不断,相反,扮演李玉和的演员就没有什么彩头,于是问题更加严重,袁滨忠被打入牛棚,不久因不堪迫害而自杀。

袁滨忠 – 传人

值得宽慰的是袁滨忠去世后沪剧再度辉煌时,袁派的牌子响亮地打出来,为沪剧界、为观众所认可。袁派传人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位,一位是徐伯涛,另一位就是徐俊。巧合的是翁婿俩都是单名一个俊字,徐俊刚刚暂露头角便告别沪剧舞台去香港发展,去港前曾录制一盒带,内容均为袁派名段,因此袁滨忠的亡灵可以含笑九泉。可惜的是,徐俊自港返沪后改行做了导演,从此沪剧舞台上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听不到他的袁派唱段了。

想当初,爱华沪剧团在老艺术家甘当绿叶高尚风格的同时,提携、培养出了袁滨忠、韩玉敏这一对专演舞台情侣的青年黄金组合,这在当时的沪剧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字辈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又有着较好的口碑。尤其是袁滨忠的唱,风靡舞台电波,拥有大批粉丝。文革的倒行逆施,致使袁滨忠的英年早逝,无疑是沪剧界的重大损失。粉碎四人帮后,沪剧再度辉煌袁派确立,沪剧界一度新人辈出,舞台繁荣;然而,由于近年来沪剧的不景气,袁派濒临被遗忘的角落,今天特撰此文,纪念一代艺术家袁滨忠先生,让袁派艺术扎根人们心中不被忘却。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