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poetrycyc-juzic-lishic-fanwen

魏俊强 简历 – 名人简历

魏俊强

魏俊强,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任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曾以超强的毅力战胜病魔,在修车第一线刻苦学习和钻研,练就了一身诊断和维修汽车故障的精湛技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青年工人,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技师团队。魏俊强曾获北京市十大能工巧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楷模、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个人简介

魏俊强是企业技术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进行了企业ISO9000认证,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传统作业流程和工艺标准已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他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艺工时定额管理项目革新,将汽车维修技术及工艺标准化,建立了一套整车维修效率测评系统。他耐心施教、无私传授,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青年员工,带出了一支技术团队;2006年其公司成立“魏工培训学校”,他担任执行校长,积极指导研究课时课件;在北京交通台103.9专家热线和新浪网有以魏俊强为代表的30多位专家为客户答疑解惑;在北京电视台《我爱我车》栏目,他为百姓放心用车服务。他修车技艺超群,人品高尚,曾荣获“群众知名度最高的北京国企十大明星”的称号;被北京理工大学车辆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维修分会专家委员;他还发表了《汽车维修诊断分析思路》等多篇论文;他曾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

人物事迹

坚定意志刻苦钻研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魏俊强考取了北京交通学校,进入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习。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魏俊强选择了认真、选择了坚持。1980年的夏天,魏俊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了当时主要修理驻华使馆高档轿车、中央领导机关专用轿车的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六厂。1982年,正当魏俊强踌躇满志,准备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的时候,他被诊断出右腿股骨髋关节处长了一个巨细胞瘤,不久,肿瘤增长太快,把骨头压折了。在医学上,20岁~25岁的年轻人骨头上容易长肿瘤,其中大部分是恶性的,也就是通常说的骨癌。在骨肿瘤中恶性肿瘤的比率高达98%。家人和公司的领导、同事向魏俊强隐瞒了真实的病情,同时积极寻找医院、医生为他治疗。所幸的是,医生成功切除了魏俊强股骨髋关节上的大面积肿瘤,保住了他的右腿。但是,股骨胫上还是被打上了一颗巨大的鹅头钉,将大腿锔住。在病床休息了一年之后,他终于回到了车间上班,为了更快地投入工作,他每天进行小跑步锻炼,然而半年后,他又一次跌倒在地,由于股骨头坏死,锔在股骨胫上的鹅头钉脱落。1983年的下半年,魏俊强再次躺在了手术台上。手术很成功,可是刚刚重回工作岗位没几天的魏俊强,又要在病榻上休息半年。

面对种种打击和挫折,魏俊强再一次选择了坚强。还在病床上,魏俊强就开始了与命运的拼搏。两次大手术之后,他感觉到自己力不如前,要想取得优势,只有在技术中寻找出路,把车修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就这样,魏俊强在病床上把在交通学校的教材又看了一遍;第二次手术后,他又找来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计算机基础、电子、液压、机电控制等方面书籍学习。通过刻苦的钻研,不断的学习和进步,魏俊强的修车技术不断提高,成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从技术员到科长、厂长、总工程师,一步一个脚印走来。

认真思考勤学苦练

经历两年与病魔的顽强抗争,魏俊强在休息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汽修知识,面对难题,他比常人也多了份认真与从容,修车技艺也不断提升。由于北京汽修六厂当时负责为各国驻华使馆修车,而这些车大多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在信息、技术极不发达的当时,修理起来难度很大;同时,修理进口轿车,资料探讨和维修工艺的标准也是一大难题。厂里虽然订阅了一些国外的汽车杂志,但是却苦于没有翻译,这时候,魏俊强开始尝试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通过与同事一起不断实践和探索,魏俊强创造了一套特殊的识别、记忆办法:逐一对着资料查字典,对着汽车线路琢磨单词和句子的意思。通过不懈努力,魏俊强能够大致看懂英、德、日、法等外文资料,虽然不会发音,但是能基本理解内容,被誉为“五国翻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为中国生产了一批鲁米娜牌旅行车,行驶两万公里后,不少车辆出现了怠速游车现象。换火花塞,换高压线,用大型仪器检查,各种数据均属正常,十几家修理厂都束手无策。“只能换车内电脑了。”美国专家也非常无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位用户慕名找来了魏俊强。经过分析,魏俊强发现,这批鲁米娜轿车的环保设施被去掉了,可能由于时间太仓促,厂方在设备修改后没有对电脑进行修改,有些电脑程序不能用。第二天,魏俊强终于找出了解决的方案:由于这个设计缺陷,汽车的节气门电压应该向上调高3%,也就是0.1伏。魏俊强赶到车间一试,果真如此,难题迎刃而解。美国专家也对魏俊强竖起了大拇指。后来,那一批美国进口的一万多部鲁米娜车,全到六厂走了一圈,调了电压后,都又畅通无阻了。魏俊强修车修出了名气,业内人士开始尊称他为“魏工”。他的修车技艺高超,各地都慕名邀请他去解决疑难问题,每次他都能做到手到病除。曾有用户的汽车在外地抛锚,打电话向他求救。魏俊强通过手机仔细聆听,准确判断出故障,在他的指挥下,用户的车被及时修复。

1998年夏天,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来华访问。由于当时西安天气炎热,克林顿乘坐的林肯轿车的空调在西安出了故障。美国使馆紧急向魏俊强求助。魏俊强通过与美方的随行机修人员电话交流,凭借自己汽修多年的经验,找出了故障所在,并最终解决了问题。在接受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时,总理称赞他道:“你为中国人争了光。”魏俊强说,市面上的车型很多,有上千多种,逐一掌握比较困难。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先剖析一部车,包括内容、结构和原理以及车型与新车型的差异,真正把车的每一个部件、原理剖析透。其实每个车的差异只有3%~5%。只要能完全掌握一种车型,遇到其他的车型就能很快上手了。正是凭借着认真、执着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修车技艺,他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北京理工大学车辆管理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中专毕业的魏俊强登上了大学讲台。

诲人不倦

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魏俊强的工作内涵也从当工人时的刻苦钻研技术,扩展为无私传授技术。魏俊强感到,企业的发展和汽修行业的发展,单靠一个人的技术不行,关键是要培养一个技术过硬的团队,才能促进整个汽修行业的发展,提升中国汽修行业的水平。魏俊强在汽修六厂的时候,就开始做员工的中、高级工的培训。后来,北京汽修公司开办了以魏俊强的名字命名的“魏工培训学校”,负责对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魏俊强对职业教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看法。他认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有些学校主动调整了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新一批的毕业生与以往的职校毕业生相比,开始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的学校从旧体制中走出来的时间快一点,有的则比较慢。这就表现在不同学校毕业学生到企业后不同的工作能力上。

对于学校培养人才存在哪些误区,魏俊强认为,职业教育不能走偏,不能说是新事物就蜂拥而上。职业教育的方向在职业教育界是一个难题,教学过程中是偏理论还是偏技能一直广受争论。如果学校完全偏重技能,理论不够不行,反过来也不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学校要真正考虑企业的需求。学校应该把行业分得更细,学生的出口分得更细,同时满足企业对细化职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的需求。在汽修行业中,魏俊强发现,很多职校毕业的学生前两年还行,后来就发展不好了。因为他们学的全部是职业技能,学校的培养方式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显然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对员工理论知识的要求,发展的后劲也不足。魏俊强认为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是,首先学一些理论基础,然后加上一些在工厂的实践,基础知识加上技能,到工厂完成过渡,同时毕业生也能得到一个好的发展,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潜力。所以职业学校的老师一定要教给孩子创新的思维方式,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